当前位置: 首页>>趣味测试>>正文
科学心理测验和日常心理测验的区别
2014年03月19日  

    一提到心理测验,有些朋友可能就会想到一些娱乐性的心理小测试,相对于科学的心理测验,我们把那些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心理测验叫做日常心理测验,那么科学的心理测验与这些日常心理测验有何区别呢?科学的心理测验又有哪些特点呢?

一、理论基础方面

首先,一个科学的心理测验必须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或研究成果为基础,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编制技术再高超,恐怕最终编制出来的测验都是经不住推敲的。

而日常的心理小测验,没有很好地从科学的理论出发,就不可能存在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无法保证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二者在理论基础方面的区别是根本上的区别。

二、编制过程方面

科学的心理测验有着一套严格的编制过程,而每一个过程都会涉及到一些测验的编制技术。

最初,在概念方面,对于想测的心理特质要首先确定一个明晰的定义,对心理特质的概念划定出其内涵和外延。如测验用于预测未来,就要对预测的心理与行为活动作具体分析,确定要使一项活动成功,必须具备哪些心理特征或行为特征。另外要建立这项行为活动的成功标准。有了这个标准,我们才能衡量得出个体是否具备成功的内在条件。

所编写的题目也要符合一些原则。如内容方面,一个测验,题目内容必须要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所测的心理或行为特征要能较好地反映出测验的目的。在涉及到一些敏感问题时,也要运用一定的技术尽可能使回答者按其真实想法作答。

而日常的心理小测验就不必运用这些专业的测验编制技术。

三、施测过程方面

在具体的施测过程当中,科学的心理测验与日常测验更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要提到心理测验的实施过程。这里还需要提到另一个概念——心理测量,心理测量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用一句话概括,心理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有的朋友可能会有些迷惑,一个叫心理测验,一个叫心理测量,只有一字之差,到底有何差别?实际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在多数场合都是被作为同义词来使用。但它们的确又存在差别,心理测验是了解人心理的工具,主要是作“名词”使用,而心理测量则是运用工具的过程,是达到了解人心理的活动的本身,主要是作“动词”使用。

科学的心理测验必须含有三个要素:

 一是行为样本。心理测验测量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特性,而测量心理特性又是凭借对与心理密切相关的行为的间接测量来进行的。但我们不能在一个心理测验中,把所有的与该心理特性相关的行为全部测量到,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行为进行测量,以这部分被测量的行为作代表,来推测与其关联的心理特征。这一组行为,我们称之为行为样本。由于测验是用一组行为样本代表整体,就要求我们在编制心理测验时,必须慎重地选择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如果所选的行为样本缺少代表性或与所测的心理特性关系不密切,那么我们就不能凭借此样本推论整体的特性。可见,一个测验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题测的是否是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行为。

 二是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实施过程中,特别会要求到测验的标准化,从测验环境,测验的指导语,到测验的材料,测验的记分,最终的解释,都要求严格的标准化。总之,保证所有测验条件一致的因素都是标准化应考虑的内容。标准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建立常模。常模是测验分数得以参照的标准。有了这个参照标准,才能对一个分数结果进行解释。那么常模是怎样得出的呢。常模是根据概率论,在人群中选取一组适于测验规定范围的受测者作为标准化样本;这个标准化样本被测得的分数分布情况,可以用来作为测验对象整体的代表,标准化样本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就是“常模”;我们把某个受测者的得分,通过与该“常模”相比,就可以知道该受测者在标准化样本中所处的位置,从而推论出受测者在全体中的水平。由此可见,标准化样本的代表性,决定着测验常模的客观性,也影响着整个测验的客观性。

三是客观性。客观性是衡量科学性的一个根本标志,对于心理测验尤为重要,这是决定一个心理测验是否具有存在价值的必要条件。心理测验的客观性,是指测验不受主观支配,其测量方法是可重复使用的,测验的实施,记分和解释都是客观的。前面提到的行为样本的代表性和测验程序的标准化,都是为了保证这种客观性。心理测验客观性可从许多方面加以衡量,常用的指标有四个: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四、对分数的解释方面

在分数的解释方面,科学的心理测验与日常心理测验的差别也是很明显的。

科学的心理测验要求要对测验分数进行一系列的综合分析。

1、要根据心理测验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如韦氏智力测验,如果测得的结果是105,就要将这个IQ值加减5,将其视作一个波动的范围,那么他的IQ应是在100~110的范围内变化。

2、要考虑受测者的经历和测验时的具体情况。如由于环境影响,大城市的儿童与边远山区的儿童得不到同等的学习机会,他们的分数也就具有不同的意义。

3、对不同的测验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即使两个测验名称相同,但由于具体内容、测量的单位及参照的样本不同,它们的分数所具有的意义也不同。除非采用等值百分位法将两种分数进行等值化。

对受测者报告结果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注意对结果的保密。

2、要考虑测验分数将给当事人带来什么心理影响。

3、另外,还要让当事人知道他在和什么样本团体在比。

 4、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5、要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是做什么用的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